电子式电能表在计量校准检定中发现的问题及解决建议
1 用电量与实际用电器功率不符
1.1 情况分析与处理
在电力公司人员的配合下,居民将拆卸下来的电子式电能表送到我单位进行了委托计量校准检定。在接到检定委托后,我所计量校检定人员按照JJG596-2012《电子式电能表检定规程》检定项目的要求对电子式电能表进行了检定,经过反复几次实验发现电子式电能表的各项指标和误差都满足规程要求。根据居民反映的情况,在实验过程中没有发现问题,针对此问题我们成立了专门技术小组,对计量校检定结果进行分析。技术小组的初步意见是更换计量校检定人员和标准设备,对此电子式电能表再进行复检,经过2天的检定,各项指标和误差全都满足规程要求。
根据检定的结果,技术小组分析是不是我们的检定环境和现场的环境有区别而没有发现问题,技术小组人员通过讨论决定采用实负荷比对法,观察电子式电能表是否正常工作。
根据这一方案我们抽取了一块经检定合格,规格、量程和居民使用的电子式电能表相同的的电子式电能表,安装在实际工况下运行1周,每天记录一次电子式电能的走字数,第1天、第2天2块表走的电量基本相同,在第3天时居民家的电子式电能表走的电量是我们抽取合格电子式电能表的3倍,第4天时走的电量相差继续增加,到第7天时电量比抽取合格电子式电能表电量多近6倍。通过和电力公司沟通,将居民家电子式电能表的情况进行了反馈,并得到了电力公司计量所领导的认可,居民家电子式电能表由于表质量原因造成每月累计的电量不准,电力公司对多收取的用电费用进行了返还。
1.2 建议
通过此种情况我们建议在发生计量纠纷或计量仲裁时,除了按JJG596-2012《电子式电能表检定规程》进行检定外,第一要考虑环境因素的影响,第二要考虑是否是电子式电能表出现质量问题,第三建议JJG596-2012《电子式电能表检定规程》在检定项目中对此现象进行考虑。
2 没有用电量,电能表仍计量
2.1 情况分析与处理
居民将表送到我单位后,我单位的计量校检定人员按照规程检定项目和实负荷法进行实验都没发现问题,电子式电能工作一切正常,是一块合格的电子式电能表。但居民反映家中长期没人,每月的电量有300多kWh,经过技术小组讨论认为是居民家的用电线路可能出现问题。为了帮助居民及时解决问题,我单位组织了现场专业测试人员到居民家中进行现场检查和线路测试。在室内将总开关断开,发现电子式电能表还正常运行,通过现场查找发现该居民家的进线有漏电现象,造成能源浪费,居民多花电费,同时也存在安全隐患。
2.2 建议
通过此种情况我们建议,当家中长期没人,发现家中电子式电能表用电量大的时候,自己先进行初步判定,第一,将总开关断开,看电子式电能表是否停止工作;第二,将所有用电器关闭,插入一已知功率的用电备(如100W白炽灯),计时6min,应该走0.1kWh的电量,根据此方法用户可以进行初步的判定电能计量是否准确。